搭建心灵之桥:运用心理技巧疗愈孤独感
by Pearl Chiam (Clinical Psychologist)
搭建心灵之桥:运用心理技巧疗愈孤独感
by Pearl Chiam (Clinical Psychologist)
你是否曾感到孤独?孤独是一种普遍存在却令人痛苦的情绪,它具有高度的个人性,产生强烈的疏离感,这种感觉不仅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,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。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紧密互联的世界,但矛盾的是,许多人仍然在与这种痛苦的情绪作斗争。研究表明,孤独感与抑郁、焦虑,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。
辩证行为疗法(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):对抗孤独的有效工具
在心理治疗领域,辩证行为疗法(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,DBT)为我们提供应对孤独感的实用技巧。DBT由美国心理学家玛莎·林纳涵博士(Marsha M. Linehan)创立,最初旨在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(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)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。该疗法专注于四项核心技能:了了分明(Mindfulness)、情绪调节(Emotion Regulation)、痛苦耐受(Distress Tolerance)与人际效能(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)。
虽然DBT最初是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设计,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,其提供的技巧同样适用于普通人群,有助于管理强烈情绪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,从而减轻孤独感。
了了分明:扎根当下,摆脱孤独
孤独感常常源于我们沉溺于消极思绪和过往经历,导致与当下脱节。了了分明练习能帮助我们打破这种恶性循环,引导我们以不带评判的态度关注当下,觉察「此刻正在发生什么」。
感到孤独时,不妨尝试简单的正念练习:持续五分钟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,观察胸腔的起伏。
情绪调节:驾驭情绪,告别不适
孤独感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,如悲伤、焦虑和被拒绝的恐惧。情绪调节技巧能帮助我们有效识别和管理这些情绪。DBT 疗法教会我们识别情绪,并提供更有效的应对策略。其中,「相反行动」(Opposite Action)技巧尤为实用。该技巧的核心在于,当我们意识到情绪的行动冲动或生理反应与事实不符,或无法达成目标时,采取与情绪相反的行动。
例如:当焦虑让你想要远离人群时,尝试主动与他人交流,打破回避的循环。
痛苦耐受:接纳不适,自我关怀
孤独感带来的痛苦往往难以忍受,但它其实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状态。在痛苦耐受中,自我抚慰(Self-soothing)技巧能陪伴我们度过不适的时刻。
当孤独感袭来时,不妨尝试进行自我抚慰活动:听音乐、泡热水澡或外出散步。
人际效能:建立关系,摆脱孤立
克服孤独感的有效途径是积极表达需求,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。「DEAR MAN」技巧是人际交往中的实用工具,它能帮助我们自信地表达内心需求。
例如: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,运用 DEAR MAN 技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。
孤独感并非我们人生的全部。运用DBT疗法提供的技巧,我们能在内心建立强大的支撑,将孤独感转化为成长的契机。